2023年10月14日 星期六

未完成的旅程 The Unfinished Journey #48 我在香港的相遇而已 Simply The Encounters in Hong Kong(2023.8.28 - 9.8)


在我還在香港讀大學的時候,有一年暑假,我在港島的書店買了台灣填詞人姚謙的散文集《相遇而已》,裡面講的是他對跟不同的人相處時刻的刻畫,包括共事過的藝人、歌手或者收藏家。其中裡面有一段他手寫的話︰「相遇而已,這本書記錄的都是我過往心中的一道道風景」

那麼,在五年沒有回去香港的我,這次又展開了哪些既熟悉又陌生的相遇呢?

片頭曲 Opening Theme Song︰我們都是有歌的人 As Song, As Life / 江美琪 Maggie Chiang
(這首歌的歌詞由姚謙所著,歌名同時是姚謙另一本同名散文集《我們都是有歌的人》)

「我們都是有歌的人 平凡富有
相遇分開 還有感想等待捕捉

我們都是有歌的⼈
輕輕唱著 當時隱藏的 不捨淚流」

(而且〈我們都是有歌的人〉這首歌的作曲人是香港的音樂人林家謙喔)

從未到過的地方?Places Never Been To?

新的屯馬線沿線的顯徑站
— 怎麼辦,我覺得這個站的風景比起一般港鐡站好看很多欸

在經過三天 jet lag 適應時差之後,到了第四天,我跟其中一個當年一起去英國 exchange 的大學同學聚會。當時他問我︰「你這麼久沒回香港,這次回來,會懷着想要重溫舊時的心情去重回以前常去的地方嗎?」

我…好像覺得還好欸,畢竟以前小的時候很少離開家中,很少有在外很深刻記憶的場所欸。比起來我好像更想去在香港從未到過的地方,不論是新落成的,還是已經落成很久但沒機會去的地方(比如迪士尼)。雖然因為這兩個禮拜的天氣都太差了(其中一個周末高掛十號風球,離港前一天甚至還黑色暴雨),所以最後很多時間都躺在家中。

(原本這個企劃要叫「我在香港從未到過的地方」,但因為要湊齊全部都是我未去過的地方太難了,就只好算了)

所以,以下就是我這次旅程在香港第一次去的地方︰

西九文化區 — 非常大片的公共空間跟藝術展覽館
雖然對住在北區的人而言真的太遠了
(像住 Surrey 的人平白無事不會去 Kitsilano … 吧?)

海濱長廊

圓方商場的溜冰場
戶外將近三十度,而且溜冰場溫度會比一般商場空調更低。
所以從戶外一進來的時候明顯感受到落差

在商場的時候,大家都靠左邊行還是右邊?
在溫哥華的商場,人們普遍都靠右邊走(駕駛習慣),所以靠右邊的話逆流而上的機會較低
但在香港好像沒有固定的規律欸

K11商場 — 大量精品店
據我友人說這給她一種西方商場的感覺
(我︰西方商場也可以是簡單平淡的 style 啊)


K11 同時連接着瑰麗酒店,
導致我很期待酒店會不會像 Edmonton 市中心 Delta 酒店般可以看到商場內店
結果……好像不行 


什麼東西最能觸動城市規劃從業者?What Can Resonate with the Professionals Working in Urban Planning Industry?

以前去公司位於加拿大其他城市的辦公室分部拜訪時,有些 planner 帶我們參觀這個城市的時候,很愛在每走過一個行人專用區或者一條單車徑的時候,用着期盼的眼神問我們︰「你覺得這個單車徑(或者行人專用區)怎麼樣?是不是很棒?」剛開始入行的時候,我常常會被這個問題嚇得措手不及,想說︰「唔…是單車徑啊,所以我現在需要感動落淚嗎?」

……這確實很值得感動落淚啦,如果你在加拿大城市規劃這個行業工作時間夠長的話應該也會這麼覺得。尤其在一些城市的議會用了十年的時間,經過多次初步研究和諮詢都還是無法通過將現有單車徑延長100米的提案,大家便可以知道推動城市規劃方面的改變並不是容易的事情。

所以,我們現在來看一些我們在香港習以為常,但加拿大這裡的 planners 非常嚮往的事物吧︰

我家附近、界線分明的單車徑(而且我本人在加拿大常常走着走着就走到單車徑上),
而且通往隧道的路口還有觸覺引路/警示帶(俗稱導盲磚)輔助視障人士
(當初我拿出手機拍這個的時候,我媽還說我沒事拍這個要幹嘛
結果回來後隔壁 Transportation Team 看到這個設計便深深着迷 :O)

而且樹木的背後是公共房屋 Public Housing 喔

跟港鐡站連接的新城市廣場

連接商場跟大會堂、圖書館等公共設施的平台

或者是連接港鐡站跟一公里以外屋邨的行人天橋,
沿路連接了包括好運中心、沙田中心等商場;
沿路一公里完全不用過馬路等紅綠燈,非常行人友善

更龐大,連接圓方商場跟好幾個港鐡站的行人天橋網絡
一方面這個路段長到讓我一度想說甚麼時候才走得到港鐡站(因為我快遲到了)
另一方面我慶幸這至少是行人天橋,不是地面馬路

又或者是不知不覺間多了幾條港鐡線路跟車站
(這甚至還不是完整的鐡路路線圖)

可是,我們喜歡一個城市的理由,往往都不是因為它的硬件設施。至少我不認為單車徑或者行人天橋是決定我喜不喜歡一個地方的重要因素。

插曲 Interlude︰不該不該 Shouldn't, Shouldn't / 孫盛希 Shi-shi Sun

「感動多深刻    愛了
才發現再多也是不夠的 如果    無法愛彼此愛的

幸福不該是妥協的    所以我們都別耗着

(在2015年香港亞洲流行音樂節,希希第一次來香港表演的時候,在台上唱的就是〈不該不該〉這首歌。當時港台31台電視台甚至還有轉播喔)


其中一本在2020年出版、探討城市規劃的書籍 Urban Magnets: How Activity Subcultures Can Be a Catalyst for Rejuvenating Cities 裡面提到一個地方的吸引力源自於那個地方具備 activity sub-culture 可以讓參觀者跟當地的人互動 。作者們提出 Urban Magnet 的概念,意思是通過了解一個地方原來的人流結構跟所從事的活動(activity sub-culture),將這些活動文化發揮並量身打造,從而設計對人流具有黏着力的場所。作者們強調這些活動文化要具有真實性(authenticity),不能憑空強加在一個地方上面;而且規劃設計時要了解這些文化的特性,還有大眾為何會覺得這個文化具有吸引力。同時作者們提到,當規劃者想要面面俱到的時候,最終會磨蝕掉那個地方的特色跟稜角,導致最終淪為平庸(「When you design for everyone – you design for no one」)。

又或者先把城市規劃的觀點放一旁的話,前面提到姚謙的書《相遇而已》有一句副標題︰「我要的是那一瞬間,而不是永恆」。這個瞬間可以是在 Victoria 從走進充滿成雙成對情侶的 fine-dining 餐廳到走出海傍獨自享受海風的自我覺醒,又或者在 Winnipeg 零下三十幾度聽着上司的故事被「城市聚散又離合」的意象感動的瞬間。至少對我而言,這些都是讓我覺得一個城市有吸引力的瞬間。

(等一下,連結提到的城市規劃書籍的作者群裡好像有你公司的客戶欸,這真的不是置入行銷嗎?)沒有啦,這只是不謀而合而已,連結裡的書評甚至還是我同事寫的。


請大家盡情地在旅客景點消費 Please Feel Relaxed to Spend Money in Tourist Spots and Help the Planning Team Meet KPI (?!)

我出發前一星期才跟碩士班舊同學在溫哥華喝過春芳號(:O)
而且我舊居附近,來自愛爾蘭的物理治療師很愛喝春芳號

在一家名叫友利冰室的新型茶餐廳跟舊同學吃晚餐,
裝潢風格都比較現代一點,牆上佈滿可愛的插畫塗鴉。
叉燒飯跟奶茶很不錯,但那個煎蛋火候好像有點太過。

在其中一個平日晚上,我跟兩個現在在當小學教師的大學同學吃晚飯。在8年前我還在英國當交流生的時候,她們曾經說過倫敦好像很吸引人(或許是我筆下的倫敦很吸引人?),說有一天也要(在除了蜜月以外的行程)去參觀。結果今年她們的倫敦之旅終於成真了,還順便去了巴黎。聽到她們多年前說要實踐的旅程終於成真的時候,我突然有種很感動的感覺。

在聽她們聊這次英法之旅的時候,她們提到在羅浮宮(或另一個博物館)參觀的時候,因為太想喝咖啡就在博物館的咖啡店買了咖啡跟食物在戶外茶座逗留一陣子,感覺不夠全神貫注在展館內容之中而覺得對不起展館創辦或者規劃這一切的人(?)。

我理解這個想法的來源 — 畢竟我們就讀的的中文大學裡面有一位著名的哲學系教授︰王劍凡教授。他有一個很熱門的大學通識課名叫「旅行哲學」讓大家反思旅行在吃喝玩樂之外的深層意義,也創辦了旅行公民(Civil Wayfares)機構定期開辦課堂與講座。雖然我本人並沒有修讀這門課,但我知道身邊很多同學很喜歡這門課,因此在同儕之間也會有重視旅行深層意義的氛圍。

可是,根據我個人加入城市規劃行業後的片面認知,規劃者在規劃博物館以及附近一切的旅遊配套的時候,是預期甚至希望大家會在旅遊景點(包括博物館)消費的。畢竟我們還是活在物質的社會,旅遊景點營運能不能自給自足也是很重要的。在規劃博物館之類的建築的時候,我們要估算經濟效益(所謂 Economic Impact Assessment),包括直接或間接經濟收益,或者所創造的職位。這不僅關乎有沒有辦法說服省或聯邦政府(或者銀行)注資甚至借貸推動建設,後續也會影響到省或聯邦政府會不會繼續注資幫助營運以至推動周邊發展

特別是近年來的規劃裡面,博物館很少是獨立規劃的個體,更多時候是作為整體區域規劃的一部份。以 Winnipeg 篇提到的 Canadian Museum for Human Rights 人權博物館跟 The Fork 為例,當初在規劃的時候定位是作為整體 downtown revitalization 市區活化的區域,設計強調兩者的連接性。當初人權博物館剛落成的時候,甚至還被視為 Winnipeg 這個城市擺脫沉寂過往的希望(「(The museum will) Put The 'Peg back on the map ... Crime is down and confidence up. Winnipeg is a different city」 )。雖然比起其他議題的博物館,以人權議題為主題的博物館在商業性跟展覽核心意義之間的平衡需要更精準的拿捏(不然一不小心就會變成在別人的痛苦上賺取收益);但整體而言,博物館以至整個區域營運的可持續性對於規劃者而言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所以,下次旅遊參觀博物館的時候,當大家很想在博物館買些東西休息的時候,請盡情、無負擔地消費。Planning Team 會感謝大家幫忙實現起初估算的 economic impact assessment 。大家的消費,甚至有可能幫助這個市鎮獲得資金,因而願意多建100米或更長的單車徑、或其他設施喔。

長大是…… Growing up is ......

其實是好吃的魚,雖然我們沒有吃完
而且這只是前菜,後面還有火鍋(:O)

另一晚的晚餐是跟兩位以前常常一起吃飯的中學同學吃火鍋。雖然中學畢業離現在已經10年,但畢竟大家都還有社交媒體上的連繫,而且我五年前回香港的時候也一起吃過飯,所以不至於感覺到關係間的生疏(而且另一方面這還算是計劃好的相遇),即使大家已經步入人生的不同階段了。

真正的挑戰在於,我們吃完火鍋在坐回家的火車上,遇見了從中學畢業踏出校門後十年未見的舊同學。雖然那個舊同學還是如印象中很友善的人,但畢竟是突如其來的相遇,所以還是有點措手不及。一方面很高興在十年後我們又重新遇見了,另一方面又在想︰如果這個世代的我們活動範圍擴散的如此廣泛的話,下次相遇的時候又會是什麼時候?

直到我回到溫哥華的一個月後,有一天我跟同事下班後前往 Skytrain 車站的時候,她跟她十年未見的中學同學相遇了(她的舊同學甚至還在上班,只是在顧店期間走出街上透個氣)。當時 因為 Skytrain 剛剛解決故障恢復通車,我們為了避開人流前往總站上車而走在平常不會走的路段,結果促成了她們這次相遇,很奇妙、很美好。即使長大之後大家也許走向殊途,但相遇的時候知道對方過得很好(或者還不錯)的時候,也許就是我們追求的相遇時刻。

「成熟是比較性的形容詞,而非固定的名詞。因為許多年輕時看不清楚的事,到了現在依舊找不到十全十美的答案,只是比較處變不驚,較能承受罷了。」(姚謙,《相遇而已》)


一觸即發的……磨合期 The Imminent Stage of ... Understanding

在黑色暴雨前的黃昏

旅程的最後一夜,承蒙中學圖書館老師的款待,我跟其他同屆的 librarians 到了老師家吃晚餐。隨着大家的活動範圍擴散,大家也經歷過或正在經歷跟來自不同文化的人相處的磨合,雖然我不是很方便講別人的故事。

既然同學的事不方便分享的話,
那就只好分享食物好了(真的很豐富!)

結果當天晚上黑色暴雨,只能召的士回家
沿路甚至看到雨水沿着樓梯,像瀑布般流下來
好在司機大哥開車技術很好,而且還會講解讓我們感到安心

而且雨勢越來越大,好像說是有紀錄以下最高雨量

片尾曲 Ending Theme Song︰套不住 Free Spirit / 林凡 Freya Lim + 符致逸 Adrian Fu

「看着窗外的景色    說著生活裡燦爛的顏色
怕動了心 往回頭路走」

(看着的士窗外的景色,你應該要想的是要是雨越下越大要怎麼辦吧)
而且這首歌的作曲人跟合唱者符致逸也是香港的音樂人,他寫的歌有名的包括〈我們都寂寞〉、〈重傷〉等等。


下一次回香港,應該不會像這次般隔了五年吧。雖然世事難料,當初也沒想過2018年回港後會時隔五年才再回去啊。所以,雖然世事還是很難預料,但我還是會期待下一次的相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